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想念西财

来源: | 日期:2025年09月09日 | 浏览次数:106次

不知不觉中暑假结束了。今年是我大学毕业20年,原计划今年暑假带着女儿一起回西财去看看,找找曾经的青春印象,由于工作等原因,今年没有成行,只能留待明年了。虽然返回西财没有成行,但是想念的心确是愈发炽烈。

想念西财的老师。西财是财经类大学,既有以财经专长的老师,也有学贯中西的学者、鸿儒。大学时期的写作课老师张瑞年院长,是在陕西颇负盛名的专家、学者,既有着深厚的文史哲知识,又有严谨的学风,为我们授课是旁征博引、严肃认真。现在我也主要是从事公文写作,觉得受益良多。毕业之后,从未见过,不过在网上倒是有几次诗歌唱和,我虽是无心之举,但也得到了他的肯定,心里暖暖的,现在他已退休多年,快到古稀之年了,希望他身体健康,晚年愉快。李佼瑞是我们大一时候的高数老师,一般老师教授一个学期,高数上了两个学期,他也教了我们两个学期,那时候他也正值青春,激情高昂,每次为我们上高数课,都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写上满满的一黑板,为我们证明数学有多么美,我们大学期间高数学的还不错,真的要谢谢他,听说他现在已经是西财的副校长了,祝贺他。苏永乐是我们的经济学老师,曾经留学东欧,有着丰富的经济学知识,为我们讲授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使我虽然不是纯粹的经济学专业,但是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对了解国家和省市,乃至世界经济形势有着很大的帮助。还有沈奇教授,是著名诗人、诗评家,在海内外华人世界都有一定影响,为我们讲授诗歌、电影、艺术,讲课风趣、幽默,开拓了我们的艺术视野,培育了我们的艺术细胞,不至于完全是一个“经济人”。我们的辅导员朱健健,干脆利索,比我们大几岁的一个大姐姐!还有史卫民、许项发、田萱、翟庆宣、杨殿学......虽然过去多年,但是依然记得他们的亲切教诲。

想念西财的同学。想念宿舍的同学,大学四年,我们宿舍8个人,一起住了四年。8个人来自于8个不同的省份,既有陕西、青海、甘肃、山东,也有云南、广西、重庆,还有我是湖北的,东西南北中都聚齐了,大家朝夕相处,其乐融融,白天一起上课、踢球,晚上一起上自习、下棋,有几次熄灯了,甚至还挑灯夜战下棋。想念班级的同学,班级的同学也是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大家好学上进,团结勤奋,现在大家虽然处在全国各地,但是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很好的业绩,也时不时的偶尔联系,大家依然像兄弟姐妹一样亲切。想念大学时候的校友,大学时期,正是我们80后上大学时期,大家激情澎湃、热情似火,大家一起见证了西财成立、院系调整、硕士点申报、本科评估和西财足球闯进全国前八等,也共同经历了韩日世界杯、非典、西北大事件等,形成了我们共同的记忆,每当在网上遇到当年的校友,忆起当年仍是激动不已。

想念西财的校园。西财的校园就像自己的家乡一样,处处都留下了成长的记忆。当年的西财校园不大,四个校区很分散,但是挨的很近,地理位置绝佳。北区西院和陕博、小寨商圈为邻,04年暑假时没有回家时,学校统一安排在那里住了一个暑假,可以参观陕博、逛小寨,既能感受周秦汉唐的历史底蕴,又能享受生活的便捷。北区东院就是现在的雁塔校区,与大雁塔为邻,以前是统计学院校区,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建设精美,也是当时的主校区,综合性考试、各类缴费等都在这里进行,逛完大雁塔顺便可以到这里食堂吃顿饭。南区东院要小一点,当时主要是经济学院,操场在教学区中间,用高高的铁丝网围着防止球跑出来了,听说我们那一届,这个校区有个同学很牛,学校正常毕业,拿了毕业证、学位证,还在外面通过自考拿了其他专业的毕业证、学位证,我们虽然也试过,但是没有拿到。南区西院就是现在的翠华校区,也是我大学四年的校园,和陕师大、西安外院为邻,和大雁塔也很近,在教室里上课抬头就可以看见大雁塔,晚上大家散步都会步行到大雁塔广场逛一会,再逛回来,教学楼、宿舍、食堂、图书馆也都很齐全,图书馆的藏书很丰富,有新书,也包括了以前的西安基础大学、陕西商专等几个时期的老书,我和同学们一起借阅了许多,基本每周都到图书馆借阅,每次借三到四本,有经济、法律、历史、政治、文学等各类图书,这段时期也是我看书最多的时期之一。当然我们最爱的还有操场,我本来是不善于体育,中学时也极少参加体育活动,但是宿舍和系里的同学都爱体育,在他们的带动下,我也和他们一起经常去踢球,偶尔还参加班级、院系之间的足球友谊赛,那时的操场,没有铺塑料跑道,也没有人工草皮,是纯粹的黄土地,好像摔一跤也不疼,最多磨破下皮,踢完一场球,一身土,就像作了黄土SPA。听说现在学校在长安区建了新校区,有近千亩,新教学楼、宿舍、食堂、大学生中心,还有校史馆、游泳馆,非常美丽,许多同学到了新校区都是赞不绝口,再回学校,一定要到新校区去看看学校今日新貌!

今年没有重回西财,期待明年能带着女儿到西财去,让她看看爸爸曾经生活成长的地方,希望她以后也能考上西财一样的好学校!祝愿西财越来越好!

作者:事业0102班  胡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