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第十一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典礼在天津大学隆重举行,本届比赛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71所高校组成4879支队伍参赛,评选出2084支队伍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我校共有8支队伍参赛,其中4支队伍分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2006年被列为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之一,旨在提高研究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由当代诗人、诗评家、我校文学院沈奇教授历时三年策划主编的一套填补海内外当代新诗话空白的丛书《当代新诗话》,近日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部硬精装隆重出版。 汉语“诗话”,向来为汉语诗学、汉语美学之津梁,也是唯汉语世界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批评话语方式。新世纪以来,各种新诗选本及新诗理论与批评文集,层出不穷,蔚为大观,唯新诗诗话的研究、发掘、梳理与出版,一直荒疏忽视,付诸阙如。 该套丛书包括五部,分别是赵毅衡《断无不可解之理》、于坚《为世界文身》、陈超《诗野游牧》、耿占春《退藏于密》、沈奇《无核之云》,以内化现代、外师古典、融会中西、重构传统为理念,精选当代中国新诗界、新诗诗学界著名学者、诗人、诗学家、诗歌批评家“独得之秘”的“诗话”专著,予以集约性经典展现。它填补了海内外当代新诗话出版空白,促进了现代汉语诗话研究、现代诗学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研究方向与视野扩展,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广大诗歌与文艺研究和爱好者,提供一份别具参考意义与阅读趣味的特色文本。 丛书的五位作者,虽分处南北东西,却拥有可称之为“诗人学者”这一共同背景。学院、学养、学理之外,更有丰富诗歌创作经验与诗学著述经验筑基,艺术感觉明锐,审美趣味独到,问题意识深切,个人风格显豁,独辟蹊径,卓然高致,多以随笔体、断章体、语录体、诗体等“新诗话”形式,对当代中国诗歌美学景观和精神图谱,作另类文体解读而创新说,成为承正脉而别开一界的重要文本。其中陈超的《诗野游牧》,更是于英年谢世前的最后一部重要遗著,值得诗界珍重。 作为我校文学创作与文体研究中心的重要成员,沈奇教授主编的《当代新诗话》,是该中心继去年“神禾文丛”出版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据悉,我校文学院宋宁刚博士参与了于坚卷《为世界文身》的编选及耿占春《退藏于密》的校对工作,并为前者撰写了序言《回到汉语的原始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