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21日,94级财政会计1班29名同学又相聚在了昔日的教室,当年两载的同窗时间实在是太短,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二十年”不管是对任何人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班干部及一些热心同学的精心筹划下,这场来之不易的聚会,如期举行,故而每位同学都非常珍惜,付出了极大的热情,聚会始终在愉快和友谊的气氛中进行,畅叙当年趣事、介绍别后历程,弥补当年遗憾!20日上午,同学们从山南海北陆续赶到翠华西校区参观,经过了二十年的分别,岁月的沉淀让男生们不再莽撞,变得越发成熟稳重;漂亮的女生们更加端正贤淑。但那一张张笑脸依然亲切,那一声声呼唤宛如从前。毕竟人到中年,岁月的印痕,还是分明的刻在了那些久违的面孔上,不觉让人慨叹不已。本次聚会还邀请到了系主任曹军武老师,曹老师已经退休好几年了,但精神矍铄、和蔼如昨。二十年没见,让人惊异的是他居然还能叫出大多数同学的名字;还能清晰地道出当年同学们毕业分配后的去向,可见当年曹老师对我们倾注了多少心血!20日下午,同学们在当年的教室召开了座谈会,每位同学都一一介绍了毕业后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踏入社会以来的点滴感悟,没有虚荣、没有攀比,有的只是对健康的祝福、对友谊的珍视、对未来的憧憬。21日上午,同学们参观了位于子午大道南端、秦岭山脚下的长安校区,校园内草木葱郁、花团锦簇、生机盎然;图书馆、教学楼庄严肃穆;校训警醒明目;校史厚重辉煌。不由人不感慨系之,作为一名西财学子,无不为母校的发展壮大而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激励着每位西财学子孜孜求索、奋力拼搏!本次聚会在教室、宿舍、食堂、操场都进行了拍照留念,并全程摄像,会后制作了通讯录、刻制了光盘,全班同学包括因故未到的同学每人一套,这些资料弥足珍贵、当作永存。本次同学相聚架起重温故旧的桥梁,铺垫起厚实情感,再续朴素纯真的同学之情。穿越时光的隧道,经受人生的洗礼,日渐增加的同学情将永不褪色!
10月20日上午,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召开省属高校贯彻落实“三项机制”座谈会。省委高教工委书记董小龙在会上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特别是其中关于教育、人才、干部和党建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并对省属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推进“三项机制”贯彻落实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省委高教工委副书记李智军主持会议并就脱贫攻坚有关工作进行了安排。省委高教工委副书记陈乃霞传达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广智在全省推进“三项机制”贯彻落实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我校与西北大学等6所高校党委负责同志就“三项机制”贯彻落实进行了交流发言。省委高教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王军周,39所省属高校党委书记、组织部部长参加会议。 会上,我校党委书记杨涛以《构建高校特色“三项机制” 激发办学新活力》为题作了交流发言,全面介绍了学校贯彻落实“三项机制”所取得的经验、成效和特色做法。 杨涛在发言中谈到:西安财经学院专任教师人数占全校员工总数70%以上,在贯彻落实中如何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突出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 “三项机制”,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为此,学校党委经过多次调研,反复论证,提出了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三项机制”总思路: 以“激发办学活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为总目标,以四个统筹(统筹干部管理与教师管理、统筹科研管理与教学管理、统筹作风要求和纪律规定、统筹奖励措施和惩罚措施)为总要求,以教师和管理干部为主体,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干部管理、人才引进、目标考核为关键点,构建 “三项机制”的立体式覆盖体系,覆盖教学、学科、科研、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各个层面。按照这一构建思路,今年3月,学校正式出台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个实施办法,其后相继修订制定了《教学业绩奖励办法》《科研业绩奖励办法》《管理创新业绩和成果认定及奖励办法》《教师师德考核办法》等有关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激励性政策10余项。一年来,学校党委不断完善“三项机制”制度体系,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让有为者有位、有荣、有利,让不为者落后者有罚、有愧,形成能者上、庸者下、错者容的工作机制,目前我校“三项机制”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 杨涛说:“三项机制”制度体系的制定与实施,成为助力学校中心工作和发展目标,实现“追赶超越”的有力抓手。学校党委结合追赶超越目标规划, 紧紧围绕年度党政重点工作事项承诺以及审核评估、大学更名等重大工作,制定了《2017年追赶超越季度考核工作方案》,把考核评判追赶超越的实际成效作为落实“三项机制”的重要体现,强化“三项机制”制度落实的过程管理。自“三项机制”制度出台以来,全校已表彰奖励教师和管理干部143人;激励教学科研重要成果超过300人次;在全员聘任中“低职高聘”教师70人,“高职低聘”教师23人;干部能上能下8人,问责、诫勉及通报批评22人。“三项机制”在激励先进、惩戒落后,鼓励创新、惩戒慵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成为推动学校中心工作实现“追赶超越”的新动力。 杨涛指出:“三项机制”的实施,激发了学校办学的活力,取得了显著效果,从管理干部到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凝心聚力,担当奉献、攻坚克难、撸起袖子加油干已成为一种常态,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教育教学方面,在教育部开展的“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大听课”活动中,我校被评定为优秀;在教育部第二批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得到专家组的肯定和一致好评;政风、教风的转变,也直接带动学风提升,在大学生竞赛项目中,我校学生获得全国和省级各类奖励超过百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效果得到体现,预计奖励金额超过50万元,这在我校尚属首次。科研方面,学校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位居全省高校第7位,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及发表学术论文比往年有了大幅提高。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统计学、应用经济学获陕西省“一流学科”;统计学、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等12个专业获得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或培育项目,均提前实现学校十三五目标。研究生教育方面,我校获批设立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这是今年在高校设立的唯一的博士后创新基地;法学等5个学科硕士点获省专家组评审通过。学校正式接收国外留学生入校学习,实现了接收国外留学生零的突破。学校更名大学工作被教育部正式批复列入陕西省十三五大学设置规划,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教育扶贫也取得显著效果。所有这些成绩,都与学校实施“三项机制”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成绩也为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校贯彻落实“三项机制”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西部网(陕西新闻网)、《陕西日报》、陕西传媒网分别以《西安财经学院积极探索构建高校特色的“三项机制”制度体系》和《西安财经学院构建高校特色“三项机制” 》为题,报道我校贯彻落实省委“三项机制”的经验和创新做法,凤凰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陕西党建网、未来网等数家网站纷纷转发。本次座谈会上,我校作为交流经验的六所该高校之一,是省委高教工委对我校贯彻落实“三项机制”的进一步肯定。杨涛在座谈会上表示:今后,我们将在对先进优秀的典型进行大张旗鼓表彰的同时,加大反面案例的剖析宣传,继续营造追赶超越的良好氛围。同时进一步整合学校的配套制度,加强“三项机制”与现行制度文件匹配互补,使“三项机制”真正成为推动学校工作的制度统领,稳步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加快我校“追赶超越”,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