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我校84级图书馆专业校友、工艺美术画家高大庆返校,带来一场生动鲜活的专题讲座暨采风汇报展。此次活动由社会合作处校友总会主办,公共管理学院承办,长安校区各学院学生代表和美育工作室师生参加活动。高大庆以《乐在泥泞》为主题,分享了自己从事陶艺、水墨、摄影、设计等艺术创作的点点滴滴,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他说:“此次活动是我入校四十年后的返校汇报,这里有我跨界成长的心路历程,也有我逆境再造后的体会分享,更是我贴近青春的又一次互动与共振,希望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以梦为马,笃定前行。”分享会后,高大庆向学校捐赠了个人作品,社会合作处、公共管理学院负责人接受捐赠并合影留念。今年是高大庆校友入校四十周年,他特意在返校之际向母校带回“西行素记”的采风汇报作品展。汇报展上,高大庆详细介绍了他的创作过程和理念。此次展出的160余幅作品,是他在铜川、酒泉、嘉峪关、阿拉善、张掖、汉中等地旅行采风后的成果,他用碳素铅笔在素描本和卡纸上精心绘制,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研究,将这些地域的山川植被、人文背景生动呈现在观众面前,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他对祖国西部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学们驻足在每幅作品前,仔细品味其中蕴藏的内涵。大家纷纷表示,高大庆的素描技巧十分精湛,透过他的笔触,感受到了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能够在校园内看到如此高质量的画展,是一次难得的美育机会,更是一次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此次活动让师生感受到我校学子在职业发展上的全面化,同时激励大家勇于探索、大胆突破,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多样化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机遇。社会合作处、校友总会将持续组织策划校友系列讲座,邀请各界知名校友返校与在校师生分享成长发展历程。作者:赵奕淳 编辑:洪文琦 摄影:张杨 来源:社会合作处
12月13日,我校上海校友会会长秦少秋,名誉会长宋丹丕,副会长胡卫庆、廖世敏,秘书长赵永超等上海校友会代表回到学校,举办“母校行”系列活动,重忆校园往事,畅叙同窗情谊,共话学校发展。当天上午,校友们抵达长安校区,在实验楼及校友林与学校老师一同为母校捐赠的木雕摆件和捐植的树木进行揭幕。随后一行人移步校友馆,重温学校创立以来的变迁和发展,在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时代记忆。参观结束后,校友们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校友活动室举行座谈会。副校长吴旺延、社会合作处、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相关院系负责人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社会合作处负责人介绍了学校校友工作基本情况,上海校友会秘书长介绍了上海校友会发展情况,表示将继续发挥校友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密切校友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为母校发展出谋划策。双方为学校“上海校友会就业实习基地”揭牌,上海校友会成员与我校相关部门、院系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建立联系,实现了学校与上海校友会在学生就业创业、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一次新的探索。吴旺延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向上海校友会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校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希望校友们团结在西财大这面旗帜下,为母校实现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奋斗目标贡献校友力量。下午,上海校友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精彩绝伦的就业创业分享会,长安校区各学院就业专干、数学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学生党员、学生代表参加。分享会上,学长学姐们讲述了自己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以及在职场中的成长历程和面临的挑战。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鼓励学弟学妹们要勇敢面对未来,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具备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向校友们请教就业创业经验,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通过与学长学姐们的交流,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经验和技巧,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坚定了面对就业挑战的信心,期待未来能够与更多前辈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机遇。此次上海校友会返校活动,不仅加深了母校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前沿信息、拓宽视野的宝贵机会。下一步,学校校友会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校友为中心,深化校友交流,拓展合作方式,拓宽沟通渠道,为学校发展和校友成长、在校生成才做出努力。编辑:杜心愿审核:马昕雨来源:社会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