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下发了《关于表彰2015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通报》[陕高教宣〔2015〕9号],对评选出的2015年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获奖学校予以通报表彰,本次共评出一等奖16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23项,我校申报的《“新媒体+”行动计划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探索》项目获得一等奖。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度。大学生作为使用新媒体技术最广泛、活跃的群体之一,更是直接将新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新媒体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已逐渐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日益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新媒体的广泛运用给当代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新的机遇,提供了新阵地、新舞台和新渠道,同时也带来了困难与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者如何主动应对挑战,更好的运用新媒体手段探索、创新学生工作模式,成为新时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 近年来,我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改进与转变,积极探索和实践网络新媒体时代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工作。商学院学生工作管理团队依托新媒体技术,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载体、方法、体系,探索实践“新媒体+”行动计划,借鉴我国最新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平台,建立起多维度、多层级的新媒体网络互通平台“商苑传媒”,让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形势和内容的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学生工作新模式,革新学生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院学生工作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取得了一定成效,并获得了广大同学与老师的一致好评。2014年末,在《南方周末》最新发布的中国高校微信排行榜中,我校商学院官方微信平台荣登院系榜单前三十名。这是权威媒体对我校商学院官方微信平台的关注与实力的认可,也是新媒体技术在我校管理模式的应用中踏出的重要一步。
10月10日,由陕西省作家协会与西安财经学院主办的“柳青的文学精神及其影响”座谈会在长安校区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黄道峻、主席贾平凹,我校党委书记杨涛、院长胡健分别致辞或讲话。会议由副院长周作斌主持。 柳青的文学创作是当代陕西文学和当代中国文学非常重要的成果,对其之后的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影响极为深远。1952年,柳青辞去陕西省长安县县委副书记职务,开始定居皇甫村,把一个破庙稍加修正,住了下来,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创业史》。1959年,《创业史》问世,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影响极为深远。陕西省很多艺术家,如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王西京等,其创作都深受柳青的影响。 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黄道峻在致辞中谈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我们召开柳青的文学精神及其影响座谈会,共同缅怀柳青同志,探讨柳青精神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意义,就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更好的推动我省的文学创作。 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在发言中从柳青的才华、读书方面的修养、文学宏志、对文学全身心的投入等方面谈了柳青的文学精神对现代作家的启示。 我校胡健院长在发言中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充分肯定了我校各位文学教授取得的成就,对他们所取得的荣誉表示祝贺,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同时祝愿本次研讨会给各位作家带来更多的思想收获,使西安财经学院的文学创作队伍汲取更多的思想营养。 杨涛书记在发言中谈到,学习和弘扬柳青精神就是要学习柳青对人民群众的真实文学情感,对人民群众的文化担当,和对人民群众的执着文学坚守,做现实主义文学原则、方法和精神的践行者、实践者和弘扬者。本次研讨会不仅对陕西今天和未来的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西安财经学院人文学科的发展、壮大也具有深远影响。学校会抓住此次机遇,继承和弘扬传统精神,把对祖国、对人民、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深入实际,促进我校文学发展,繁荣大学文化,提高个人文化品质。 会上,黄道峻、贾平凹、李国平、畅广元、红柯、方英文、王维亚、邢小利、李浩、段建军、杨乐生、周艳芬、刘炜评、沈奇、马玉琛、仵埂、李继凯、韩鲁华等与会作家、评论家纷纷发言,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认为,柳青的一生,是满怀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投身火热生活和革命实践的一生,是与人民群众共同呼吸命运的一生。他一生都把文学事业作为人民的事业,书写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讴歌人民群众的精神品质。柳青的创作实践就是扎根生活,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优秀文艺作品的产生需要许多条件,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创作主题必须心中有人民,脚下有生活,笔墨中充满真情实感,声韵中高扬时代精神。大家表示要像柳青那样俯下身去、沉下心来,走与时代与人民相结合的文学创作道路,创作出西安更多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优秀文学作品。 座谈会结束后,与会作家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并合影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