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在最好的年纪,在最美的西财,遇见最美好的爱情。我们要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留下生命里最宝贵的婚纱照。”他叫杜瑞丰,是我校2013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 她叫段梦娟,是我校2013级会计学研究生。 如今的她,穿一袭白裙;如今的他,着一身西装; 如今的他们,已成为终生的伴侣。 四月六日,在这个洒满阳光的日子里,她与他牵手,回到西安财经学院,在熟悉的校园拍摄一组婚纱照。 第二教学楼、UFE广场,曾记录他们青春的点点滴滴 也曾在清晨,占据雕像前,背诵记忆 端坐课桌,求知、读书、钻研,是他们最深刻的记忆 一辆单车,他骑她坐,承载着他们的欢声笑语从研一的相识开始,到如今即将走进婚姻殿堂,5年的爱情长跑,让两人学会了互相包容理解、共同奋斗打拼。一起走过的林间小路,一起走过的教室、图书馆,粉色的樱花、蓝色的鸢尾......,每一处风景,现在看来都格外亲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母校是我们感情最好的见证者,我们愿意在美丽的校园许诺未来……,杜瑞峰说。
4月13日,在我校实验楼丝绸之路研究院,赵红军校友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为我校的研究生进行了一次有关“一带一路”政策的背景,理念,机遇和挑战的讲座。 赵红军,陕西省白水县人,曾就读于西安财经学院(原陕西工商学院)商业经济专业,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系教授,区域经济学科带头人。曾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兼任Asian Population Association会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经济学会会员,上海市松江区政协委员、上海市民盟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 全场座无虚席,学习的气氛充盈了整个报告厅,赵教授的讲解思路清晰,从“一带一路”的背景开始讲起,简洁的说明了“一带一路”的国内国际背景,对于社会现状的分析使学生们陷入了一阵阵沉思。在解释核心理念时,赵教授一直强调总书记的思维,和十八大十九大相关内容,让学生们的思想与国家政策接轨。 整个讲座气氛轻松活跃,教授在讲授的过程中始终穿插着对学生学习方向和论文的指导,每一个举例都十分贴近生活,使经济学的理论更加生动。许多到场的学生表示,在听到讲座之后茅塞顿开,有了许多新的想法。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景点怎么折腾你,之后让你买枸杞!”赵教授用自己在宁夏的旅游体验为例,深刻讲解了我们在“一带一路”推行中遇到的机遇,让学生们看到新的思路,并一直强调要时时处处留心学习,在旅游之中也能够有所发现,有所思考,并最终总结化为己用。 讲座结束后,许多学生针对自己的疑惑进行了提问,在回答提问时,教授多次强调大学科研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多思考多研究,多写论文,让学术的声音引起当政者的重视,并提供创新的思路,不仅使“一带一路”项目,更要使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更好。